當前位置:首頁  媒體華園

中國社會科學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個結合”的學理化闡釋

時間:2024-06-28供稿單位:黨委宣傳部瀏覽量:12

分享到

中國社會科學網6月27日文章(作者 涂浩然,單位系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怡,系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即“第二個結合”。這個創(chuàng)新理論準確把握了國際國內大勢,順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是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一種方法。它從中國歷史深處走來,找準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契合點,激活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助推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必將為新時代治國理政提供政治智慧,為他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第二個結合”的歷史邏輯

“第二個結合”,是對我們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高度凝練,是對中華文明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暗诙€結合”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特質,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底色,又意蘊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積淀。馬克思主義理論,其原有表現形式帶有濃厚的西方色彩。如何才能將帶有西方色彩的表現形式轉化為中國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進行革命經驗總結時思考的問題。1930年,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本本”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能照搬,孕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1942年,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要把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國來,在中國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東西?!边@里的“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東西”的模糊表述,在實踐基礎上日趨顯性地被總結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即“第一個結合”。事實上,“中國具體實際是中國‘歷史傳統’的當代呈現”,這意味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統也包括在內。就這個意義而言,“第二個結合”內嵌于“第一個結合”之中。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上提出了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重塑國家認同與社會共識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顯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第二個結合”的提出,極大地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方向、新內涵、新空間。將“第二個結合”上升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一個根本原則,邏輯自洽地闡釋了今日中國之治。這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guī)律性認識,體現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全面深化,以及對中華文明發(fā)展規(guī)律的高度自覺和深刻把握。

“第二個結合”的內在機理

“第二個結合”的提出,一方面是要讓馬克思主義實現中國化,另一方面是要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化,讓經由二者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tài)。就這個意義而言,馬克思主義“魂脈”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根脈”之間的相輔相成,意蘊著“第二個結合”的內在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普遍性適用是以實際條件為前提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最大的特殊性實際莫過于貫穿幾千年歷史的傳統文化。這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勢必會與中華傳統文化發(fā)生碰撞與關聯,以及在差異中尋找交集;而交集的多少和效果則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現程度。近代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中國的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大眾文化,實質上就是提高農民文化”。因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民族化,滿足農民為主體的革命利益,需要立足中國國情,借助中華傳統文化。為此,“它既要超越舊有文化的局限,又要根植于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土壤”,吸取其中的素材和養(yǎng)分,轉換成普通民眾通俗易懂的語言、典故和哲理。一旦大多數群眾接受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就會自發(fā)地運用這種理論,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就這個意義而言,以群眾所喜愛的舊形式來反映新內容是必要且合乎邏輯的。因此,用中華傳統文化的形式來表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創(chuàng)造性地達成了二者作為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既是為了適應中國國情的需要,也是為了改造適合其中國化之后生存的文化環(huán)境的需要。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啟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產生了重大的沖擊。在歷經“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和“中體西用”的“戊戌變法”之后,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將國家的落后歸咎于文化。他們試圖通過反省傳統文化的弊病,革除或改造其中不可取的成分來尋求中國文化的出路和中華民族振興的方案,從而重拾一度失去的文化自信。隨即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紛紛向西方學習,但各種文化思潮都不能幫助中華傳統文化完成現代轉型。就在中國人對西方文明失望至極之時,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廣泛傳播,也因此引發(fā)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向。這一時期,陳獨秀、李大釗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嘗試“以俄為師”,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改造中國文化,徹底結束了洋務運動以來向西方學習以實現民族振興的歷程。他們在批判中華傳統文化對封建統治愚忠的過程中,以新道德代替舊道德,以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立場、觀點和方法鑒別并清除殘留在傳統文化土壤中的糟粕;同時,激活其中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因子,使其精華重新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朝著符合現代化需要的方向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第二個結合”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

“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chuàng)新?!暗诙€結合”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方法論,而且是新時代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并沒有定于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yōu)槊篮矛F實。”這為我們在新時代進一步推動“第二個結合”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提供了理論路徑。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展開,不僅涉及政治經濟領域的問題,而且涉及思想文化領域的問題。這主要表現為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不同歷史時期的現實需要,圍繞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的實際,運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安邦濟世、治國理政的智慧,從而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形式指導政治經濟發(fā)展。這表明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是以改造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實踐為邏輯中介的。這兩個過程的交匯融合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不僅蘊含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而且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制度創(chuàng)新的方法論。就這個意義而言,“第二個結合”從治國理政視角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深厚的文化底蘊。

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相結合,生成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蘊含的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同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取向具有高度契合性?;仡櫩茖W社會主義最初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結合,辯證法思想、社會理想、價值取向等都是二者契合的初始交集。因此,只有準確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的高度契合性,才能搭建“第二個結合”融會貫通的橋梁和紐帶。為此,我們需要不斷探究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關系,推動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精華的貫通、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的融通,從而使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有更為鮮明的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有更為堅實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

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時代要求相結合,構建符合時代精神與進步方向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在于它不僅僅是反映和表達現實,而且能夠在反思和批判現實的過程中塑造和引導新的時代精神。將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時代要求結合,改造中華傳統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代化的融合過程,也是推進“第二個結合”的科學方式方法。具體而言,一方面,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準確把握文化傳承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另一方面,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中反映時代需要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優(yōu)秀文化,從而凝練和升華為與時俱進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

返回原圖
/